
纽约时报:污染会影响人类的思考能力
2018-09-06 09:39 我要评论(0)
原文标题:Pollution May Dim Thinking Skills, Study in China Suggests
译文标题:污染会影响人类的思考能力
原刊媒体:纽约时报
作者:Mike Ives
原文链接:https://www.nytimes.com/2018/08/29/world/asia/pollution-health-china.html?rref=collection%2Ftimestopic%2FChina
2月份北京的一个雾霾天气。
中国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会对人们的语言和数学技能产生负面影响。
污染与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众所周知,很多专家现在认为悬浮在空气中的小型颗粒还有可能增加患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空气污染是否会损害人类的认知能力这一点并未得到证实,但是若干项研究显示了其中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中国和美国学者的最新研究,分析了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中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数学和文字认知能力。中国162个镇、县中2.5万人的统计数据给出了答案。相关信息被刊登在星期一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中。
作者的研究基于他们自己搭建的一个模型,其中结合了中国各地的天气和污染情况,以及人们在2010和2014年全国考试的成绩,还包括在自拟题目测验中的成绩。他们的分析试图记录短期和长期暴露在污染中对成绩的影响,由此而推论对测验者大脑的影响。作者发现,测试者持续暴露在污染空气中所造成的认知损害在老年男性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个结果之所以值得警惕是因为认知下降会造成阿滋海默症和其它老年痴呆症。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健康技术官员希瑟·阿代尔-罗哈尼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当前遏制空气污染的必要性,以保护尤其是年轻和老年人群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大气污染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对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威胁。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92%的人口呼吸的是“不健康”的空气,它的定义是每立方米空气中有超过10微克的颗粒物,即PM2.5。该组织在5月份表示,户外空气污染在2016年导致了大约420万早产儿死亡,其中超过100万死亡事件发生在中国。短期和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会增加中风、心脏病、肺癌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这个月出版的《环境科学与技术文献》期刊中有一篇报道,它计算了空气污染对平均寿命的影响。具体的结果因地点而异——俄罗斯9个月、埃及1.9年。一个来自法国和英国的研究小组在2014年《流行病学》上发表的一份研究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流行病学方面的认真分析,证明空气污染与老年人群的认知障碍有关。他们的研究发现,伦敦地区交通运输所造成的污染与被研究人群认知能力下降有关,这些人的平均年龄是66岁。位于芝加哥的非营利组织“国际阿兹海默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提到,中国已经位居世界首位的痴呆症患者数量将会从2013年的4440万人增加到2030年的7650万人。报告的作者提到,新研究的发现“证明对于社会福利的间接影响要比以往想象得更大。因此仅仅关注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将会低估整体的代价。”
这项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10年到2014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结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面谈式测试,以及三种类型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指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直径2.5到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PM10)浓度。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的空气污染专家张欣在谈到研究方法时说:“基本上来说,我们比较一个人在两个时间点的状态。主要的变量在于访谈时当地的污染程度,这个因素基本上是随机的。”
研究结果显示,“持续性的暴露”对于语言测试成绩有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那些老年、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将当地PM10的浓度降低到符合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标准,可以让人们的数学成绩从中等(比如说50分)上升到58分,还能让语言成绩上升到63分。专门研究中国污染问题的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家何国军说,他希望这项新的研究能开启针对污染与中国人口认知能力之间关系的更广泛的研究。何博士说:“这份研究很实在,无论是数据、方法还是结果,都非常有说服力。”他没有参与研究。研究试图剥离除污染外其它变量的影响。例如,它排除了那些在2010年到2014年之间居住地发生改变的测试者的成绩,还排除了在采矿、冶炼、木材处理等“污染行业”工作者的成绩。但是何博士指出,衡量长期暴露在污染物中的效果是很难的一项工作,部分原因在于个人在污染中的暴露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家里是否有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空气质量专家拉贾瑟哈尔·巴拉素布拉马尼亚在一份评论文章中提到,尽管这项研究详述了长期暴露在污染中会改变大脑的化学物质,但没有临床证据。(研究的负责人对此表示同意,他们也认为这项假设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巴拉素布拉马尼亚博士表示,这项研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部分原因在于尽管病理学家曾经记录了污染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但它第一次关注污染对中国老年人口的影响。他认为其它国家也需要类似的研究。他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在电子邮件中写到:“这项研究的结果为提高空气质量标准、遏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空气污染、保护民众健康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中国民众对于雾霾和呼吸道疾病高发的现状极为不满。政府官员在近几年关闭了数百家燃煤电厂,发布了限制驾车和居民燃煤的法令,还安排警力专门监督工厂的政策落实情况。但是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去年持续增长。尽管这个国家持续致力于达成主要的遏制气候变化指标,但很多城市的户外空气污染度依然极高。4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证明了这个现象,中国有1.42亿人口——相当于155座中国城市接受调查的总人口的一半——在2014年生活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多种污染物浓度”超标的环境中。中国东部城市和主要大城市污染状况尤其严重。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fm.m4.cn/2018-09/1346024.shtml
文章来源:纽约时报 | 责任编辑:满仓
-
皮尤:东欧与西欧
-
CNN:贝聿铭的中国银行大厦
-
商业周刊:中国是世界的零售业实验室
-
时代周刊:饥饿助长了委内瑞拉的犯罪和暴力
-
商业周刊:深圳,一座安静的城市
-
外交政策:中国与世界的软实力沉浮录
-
外交政策:与机器人共舞
-
纽约时报:中国大陆与金门
-
卫报:中国可能抛弃二孩政策
-
BBC:韩国从上至下的提升幸福感运动
-
纽约时报:污染会影响人类的思考能力
-
纽约客:自行车骑手的手势释义
-
时代周刊:美国历史上影响至今的25个时刻
-
纽约时报:死亡的客户能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敲响
-
大西洋月刊:社交媒体不应当审查仇恨言论
-
BBC:委内瑞拉玻利瓦尔能买到什么?
-
商业周刊:中国的三流车企拯救沃尔沃
-
大西洋月刊:大脑的认知偏见
-
纽约客: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中国农村
-
福布斯:棒约翰的毒性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