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帮妻子希拉里拉票涉嫌违法 9万余人请愿将其逮捕
2016-03-04 15:35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虽然民主党参选人之一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大选“超级星期二”上斩获颇丰,但还未问鼎总统大位,她的丈夫、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却提前遭到“清算”。
虽然民主党参选人之一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大选“超级星期二”上斩获颇丰,但还未问鼎总统大位,她的丈夫、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却提前遭到“清算”。
只要不违法,就能合影?
据C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财经频道)3月2日报道,目前,超过9万人联署,要求逮捕并起诉克林顿,原因是他违反了马萨诸塞州选举法。不过,该州政府官员表示,克林顿所作所为完全合法。
原来,“超级星期二”当天,为给妻子希拉里拉票,克林顿走进一家位于马萨诸塞州西罗克斯伯里市的校园体育馆。波士顿环球(Boston Globe)给出了更多细节,正是在这里,克林顿和工作人员交谈,买了一杯咖啡,还跟一名女士合影。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克林顿身旁还站着该州首府波士顿市市长。报道称,当一名女士希望与克林顿合影时,他答道:“只要我们不违反任何选举法就行”。此外,他还走进了牛顿市投票站,参与了新贝德福德市投票站外的活动。
克林顿在牛顿市
“我们必须提醒投票站的工作人员,甚至总统也不能走进投票场所,”马萨诸塞州州务卿威廉姆·高尔文对《纽约时报》表示,“我们不得不提醒所有人规矩是什么,投票站周围150英尺以内,不能进行任何造势活动,因为人民享受隐私权。”
根据高尔文官方网站提供的选举日材料显示,投票站150站英尺以内,某些行为是被禁止的。这些行为包括:高举任何选举标志,向投票者散发宣传品意图影响其投票倾向,佩戴任何与选举有关的徽章或可辨识的标记,询问投票者投票意愿,发放贴纸。
不过,高尔文又说:“他可以进来,但是不能靠近投票者。我们提前就告知他们了,因为这个场合不同寻常,人们通常不会看到总统这么做。”
万人请愿逮捕克林顿
因此,有网民在全球请愿网站Change.org上发出“因违反马萨诸塞州选举法,逮捕、起诉比尔·克林顿”联署活动。请愿书写道,“比尔·克林顿并未在选举造势边界内活动。尽管他的发言人否认他曾进入投票场所,但照片和视频都清晰表明,他与选举工作人员寒暄并交谈。”目前,共有93514人对此请愿表达了赞同。
Change.org请愿网站截图
在该请愿书末尾,还附上了白宫请愿官网的地址,呼吁网民积极参与“调查比尔·克林顿2016年3月1日违反马萨诸塞州选举法行为”的联署活动。据了解,如果白宫请愿活动联署人数超过10万人,奥巴马政府就必须予以回应。
白宫请愿书中,列出了克林顿“三大罪状”:一、无任何法定理由,进入投票场所;二、在投票场所150英尺限定范围内,大搞选举造势;三、由于他的出现,特工人员需要关闭通道,阻碍投票者进入站亭。
白宫请愿网站截图
目前,只有726人支持这份白宫请愿书。
对此,克林顿的发言人并未直接回应批评声音,而是援引高尔文的发言人——布莱恩·麦克尼夫对WCVB(一家自称波士顿新闻领军者的网站——观察者网注)的话予以回应。
“没有人被拦阻投票,”麦克尼夫强调,“投票者早就被提前告知此事。”
麦克尼夫表示,克林顿访问投票场所内部时,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因为他并没有散发为希拉里造势的宣传材料。他的确被拍到与工作人员握手,但没有交出任何宣传册子。
英媒:特权没有界限
对此,英国《观察家》杂志评论称:对克林顿夫妇没什么好遗憾的,因为特权永远没有界限。评论强调,克林顿拥有多年从政经验,他应该很清楚自己违法了,但鉴于自身耀眼的政治光环,他又明白,自己不会受到太多非难。
评论指出,如果民主党另一位参选人桑德斯或者共和党任何参选人的配偶做了跟克林顿一样的事,克林顿阵营一定会对此紧咬着不放。长久以来,克林顿夫妇对自家的选区毫无尊重可言,这一点从近期两人与抗议者的互动中看得更清楚。
克林顿夫妇
评论举例称,一次募捐者集会上,“黑人也是人”运动(Black lives Matter)支持者打断了希拉里的演讲,她随即对示威者怒言相向,直到保安将其强行拖走。在类似情形下,桑德斯要么让示威者讲下去,要么对示威者耐心地回应。
或许,请愿书页面被置顶的回复展露了支持者的心态,一位桑德斯的拥趸写道:“让我投克林顿家族,门儿都没有,他们满口谎言。在毁掉我们国家之前,必须制止他们。”
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希拉里以微弱优势战胜桑德斯,赢得马萨诸塞州初选。上述批评也并未阻止克林顿的步伐。3月5日,路易斯安那州将举行民主党初选,继续妇唱夫随,克林顿已经在路上了。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fm.m4.cn/2016-03/1303270.shtml
文章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沙枣花
-
皮尤:2018年的18项惊人发现
-
时代周刊:2018年度人物 守卫者
-
外交政策:网络战争没有规则可言
-
时代周刊:谁是美国人?
-
商业周刊:中国数学奇才的三重危机
-
BBC:面目表情并不代表情绪
-
时代周刊:半个世纪以来老布什的封面
-
商业周刊:中国的圣诞村不担心特朗普的贸易战
-
皮尤:东欧与西欧
-
CNN:贝聿铭的中国银行大厦
-
商业周刊:中国是世界的零售业实验室
-
时代周刊:饥饿助长了委内瑞拉的犯罪和暴力
-
商业周刊:深圳,一座安静的城市
-
外交政策:中国与世界的软实力沉浮录
-
外交政策:与机器人共舞
-
纽约时报:中国大陆与金门
-
卫报:中国可能抛弃二孩政策
-
BBC:韩国从上至下的提升幸福感运动
-
纽约时报:污染会影响人类的思考能力
-
纽约客:自行车骑手的手势释义
- 1硬气十足!华为刊登整版广告 回应新西兰5G
- 2解放军火箭军官微“东风快递”上线
- 3西班牙驻华公使就冻结一批中国公民账户被约
- 4谷歌“3D城市地图”曝光台“爱国者导弹基地
- 5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谈了一天 会场上时有笑
- 6BBC制片人称叙利亚“化武袭击”视频是假的
- 7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8美日大搞反潜演习 针对中俄意图十分明显
- 9华为:已准备好与各国政府合作 接受任何额
- 10NASA公布照片后 国外网友集体感谢中国
- 11“嫦娥”落月的地方不叫广寒宫而叫“天河”
- 12美国的国家紧急状态到底什么样?
- 13习近平会见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
- 14CNN:美国打击华为,搅乱了全球5G计划
- 15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民主党暴
- 16贸易战休兵截止日前 三艘满载特斯拉的货轮
- 17美UPS快递员拒绝为救护车让路 威胁拍视频路
- 18被“紧急状态” 加州州长等排队起诉特朗普
- 19载有4100名乘客的邮轮撞上码头 两个停泊点
- 20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致信特朗普 调查紧急状
- 1直播中怒怼局长的西安电视台主持人火了!
- 2外媒:五年后或在全球出现两种互联网
- 3纵横十:加拿大,损失不小!
- 4占豪:惹中国,加拿大总理果然很快就倒霉了
- 5多伦多大学“藏独”学生竞选学生会长 中国
- 6卢沙野:批驳西方媒体再炒“中国崩溃论”
- 7万人抗议无果 “藏独”学生在加拿大当选学
- 8从这九个字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
- 9被美国坑下心理阴影,欧洲转而针对中国?
- 10美报告:中国明年将部署激光武器 可摧毁美
- 11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解放军军事训练监察条
- 12美国航母真的无法击沉吗?不可抛开实战环境
- 13特鲁多被“自己人”捅刀 加拿大前司法部长
- 14这档法国节目每晚给全民恶补 琢磨咋和中国
- 15伊朗:若美国攻击我们 以色列将从地球上消
- 16媒体:联军对叙难民营的空袭造成至少70人死
- 17宣称强化“硬实力”英或派航母前往南海炫武
- 18两艘美国导弹驱逐舰再闯南沙海域 中方回应
- 19遭美国重压 韩国分担防卫费首超万亿韩元
- 20黄树东:警惕美国金融战惊人内幕!
- 1香港 “最美搬运工” 江苏卫视《新相亲大会
- 2李毅: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构想
- 3千钧棒:杨恒均——一个从公知到危害安全国
- 4刘源:成天防着复转军人,这是出现了方向性
- 5直播中怒怼局长的西安电视台主持人火了!
- 6郑永年:如何看待华为案与即将到来的中美经
- 7储贺军:刘谦的魔术与社会行业道德水准
- 8美媒:为什么印尼华人不再低调了??
- 9习近平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
- 10网络上那些广为流传的所谓历史真相是谣言?
- 11官宣!永暑岛高清全景图首发 大型机场港湾
- 12英醉酒女兵欲性侵男兵 仅被口头警告惹不满
- 13我军“战鹰绕着宝岛飞”MV出现台北101大楼
- 14巴西里约热内卢将春节定为官方节日 议会舞
- 15远望:美退出中导条约可能带来哪些恶劣影响
- 1697岁英国菲利普亲王开路虎被撞翻 整辆车侧
- 17外媒:五年后或在全球出现两种互联网
- 18蔡英文上台后连年抽出“下下签” 庙方吓到
- 19我站的地方是中国!官兵边防线宣示主权引人
- 20美国海军一艘导弹巡洋舰又撞了 这次是和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