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机构:中国在钓鱼岛附近继续加强存在
核心提示:美国国会咨询机构“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17日公布了年度报告。报告指出,虽然在南海紧张局势的阴影下不引人注目,但中国在钓鱼岛附近的东海“继续在军事和民间两方面悄无声息地加强存在”。
资料图(四月网--来自网络)
原标题:美国会咨询机构称中国在钓鱼岛附近继续加强存在
据日本共同社11月18日报道,美国国会咨询机构“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17日公布了年度报告。报告指出,虽然在南海紧张局势的阴影下不引人注目,但中国在钓鱼岛附近的东海“继续在军事和民间两方面悄无声息地加强存在”。
报告列举了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附近的日常性巡航、空军活动频繁、以及在东海“中日中间线”附近建设油气钻井平台等情况。
报告还指出,“中国政府参与的对美国政府及企业的网络攻击还在持续”。报告建议国会探讨国内法律是否允许受害企业为取回或删除被窃信息而进行反向攻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船只巡航是依法行使主权的公务行为。第三国应克制干涉钓鱼岛归属问题。此外,在网络攻击问题上,外交部也曾表示,中国也是网络黑客攻击的受害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行为。黑客攻击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各国应相互尊重而非相互猜疑,沟通互信而非对立指责,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开放、合作。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fm.m4.cn/2015-11/1292961.shtml
四月网声明:专栏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来源:环球网 | 责任编辑:东方
-
皮尤:东欧与西欧
-
CNN:贝聿铭的中国银行大厦
-
商业周刊:中国是世界的零售业实验室
-
时代周刊:饥饿助长了委内瑞拉的犯罪和暴力
-
商业周刊:深圳,一座安静的城市
-
外交政策:中国与世界的软实力沉浮录
-
外交政策:与机器人共舞
-
纽约时报:中国大陆与金门
-
卫报:中国可能抛弃二孩政策
-
BBC:韩国从上至下的提升幸福感运动
-
纽约时报:污染会影响人类的思考能力
-
纽约客:自行车骑手的手势释义
-
时代周刊:美国历史上影响至今的25个时刻
-
纽约时报:死亡的客户能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敲响
-
大西洋月刊:社交媒体不应当审查仇恨言论
-
BBC:委内瑞拉玻利瓦尔能买到什么?
-
商业周刊:中国的三流车企拯救沃尔沃
-
大西洋月刊:大脑的认知偏见
-
纽约客: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中国农村
-
福布斯:棒约翰的毒性文化
网友评论